專家稱鋼鐵業產能過剩還要大量進口 精鋼產量低
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日前表示,國際金融危機以來,很多人以為美元的地位在弱化,實際上近年來隨著美國經濟的再工業化和美元對資產、大宗商品的不斷壟斷,美元的勢力在不斷走強。
譚雅玲參加在福建石獅舉行的“建行財富大講堂”時說:“1985年我在中國銀行從事國際金融研究時,國際金融市場就只包括外匯、股票、黃金、美元、利率等5個板塊,且市場獨立性很高。2000年左右到現在,國際金融市場不斷擴張。石油1999年被納入其中,農產品等大宗商品于2007-2010年陸續被納入國際金融市場。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不斷擴張,各個板塊交叉也越來越多,現在全世界所有的資產、商品的定價、報價都被美元所壟斷。
“美元勢力在不斷走強的背后,是美國經濟基礎作為支撐。”譚雅玲說,美國股市不斷上升,華爾街看中的是美國的實體經濟。美國的實體產業已升級換代,在加緊研發、規劃。美國當前正處在升級換代之后的產業轉移、產業再分工,其工業化是再工業化,表現在機器人技術、納米技術、頁巖氣技術等。
“這跟中國是不同的,我們的工業化還只是初級版,是正在工業化,落腳點還只是來料加工、深加工等,當前我們不能放棄創造力。”譚雅玲舉例說,3年前,鋼鐵行業放棄了鋼鐵的主業,不去進行創造力的研發,卻大力從事金融投資,如黃金期貨、石油期貨、農產品期貨。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行業的困境,但中國的鋼鐵只是粗鋼和螺紋鋼,產能過剩的大國卻還要從德國、日本進口大量精鋼和特鋼。中國精鋼只占世界產量的2.2%,而日本占到70%。
譚雅玲認為,當前中國必須重視實業和實體的發展,金融只是服從于實體經濟的,是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的。中國經濟的未來一定要靠實體經濟,不是靠金融大時代的來臨,經濟有了實力貨幣才能有勢力。
- 上一篇:鋼鐵下半年需求有望好轉 2014/7/22
- 下一篇:FMG二季度鐵礦石產銷創歷史紀錄 2014/7/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