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評論】鋼鐵業反轉困難 加快“弱肉強食”
目前鋼鐵行業的形勢,讓很多鋼鐵從業人員覺得既艱難又無奈。眼見鋼價上漲,成交陸續向好,信心漸滿的時候;市價卻又出現回調,市場氣氛也隨之一變,庫存的貨也走不動了。這種現象在近幾年來出現的十分頻繁,市場幾乎沒有什么固定的規律所循,不少鋼貿商自動或被動的退出市場。然而,現在這種情況并未改善,鋼市頹勢延續。
需求低迷 行業全面虧損
經過前幾年“大躍進”式的發展,我國鋼鐵行業產能水平和需求量已經有了較大的差距。今年以來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已呈現下滑態勢。中鋼協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個月,全國粗鋼產量1.96億噸,同比增長2%;而1—2月全國粗鋼(折合量)表觀消費量為1.21億噸,同比下降43萬噸,降幅為0.4%。若考慮到鋼材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,今年1—2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降幅更大,約為1.7%。國內鋼材消費情況疲軟不振,直接影響到庫存消耗情況和鋼企的利潤水平。
鋼企今年一季度有三分之二時間都在虧損,據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,今年1~2月,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主業虧損47億元,業績遜于前年。鋼鐵企業財務結算價格測算顯示,2月國內鋼材平均結算價為3261元/噸,同比下跌323元/噸。雖然低迷形勢之下,鋼企生產活動有所收窄;但廠內庫存依舊高企,加上環保、資金等方面的壓力,鋼企扭虧難度較大。如果鋼企主業業績持續不佳,恐怕整個行業的虧損面將再次放大。
宏觀數據不佳 政策持續收緊
近期各項經濟數據火熱出爐,市場看眼里卻“寒”在心里。房地產投資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出現同比回落的情況。2014年1-3月份,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68322億元,同比名義增長17.6%,增速比1-2月份回落0.3個百分點,較去年同去下降3.7%。另外,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和到位資金情況增速都出現相應回落。而從下游行業數據來看,除了汽車行業制造業持續增長之外,家電、造船、工程機械等行業均出現增速下降甚至產量下行的情況。尤其是房地產行業,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大降29.6%,住宅竣工面積同比降10.6%。下游行業活躍度不高,對鋼材需求拉動有限,這也許就能解釋為何鋼價無法持續上漲了。
除了,外圍宏觀不給力之外,政府政策打壓多于扶持,也是鋼鐵行業持續偏弱的原因之一。受能源資源約束趨緊、生態環境惡化因素影響,各地政府相繼對鋼鐵等高耗能產業設定門檻,不少鋼企難以承受壓力,如果轉型不成功就得外遷,這對鋼企來說無疑是傷經動骨。此外,資金也是鋼企的一大痛處。自海鑫負債停產之后,江蘇申特也因債務問題導致資產被查封。銀行不斷收緊行業信貸,行業資金問題持續發酵,這將進一步抑制行業的發展。
鋼企業績混亂 實質改善有限
目前鋼鐵行業平均的資產負債率正有逐年上升,鋼鐵行業的“寒冬期”尚未結束。盡管近兩年,有部分鋼廠業績超預期好轉成功扭虧為盈,甚至脫星摘帽,但實質情況并不樂觀。許多無“特技”可秀的鋼企,再次深陷巨虧。比如:華菱鋼鐵的首季預虧、韶鋼 “脫帽”后的預虧換帥、乃至河北鋼鐵被追債等等。這些都顯示了,鋼鐵行業基本面和盈利狀況還在繼續惡化。
事實證明,在產能過剩、下游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,鋼鐵鋼企不通過正當手段來扭虧的做法,無法真正使企業轉危為安,弱肉強食的那天也遲早會到來。
- 上一篇:市場利空增多 鋼價盤整回調或加大 2014/4/18
- 下一篇:【分析】4月上旬鋼鐵企業庫本旬末存量環比下降 2014/4/18